今天來點特別又有點妙的東西~~~~~
晚上在森林步道上有時候會有蝙蝠在身邊飛過, 一條路遇上幾隻是正常的~~不過這天挺特別, 一隻台灣葉鼻蝠就飛到我前面的樹藤上, 然後停了下來吊掛在那邊, 原來他抓了一隻薄翅蟬正在享用, 真的好難得的體驗~~看著他轉來轉去在那邊吃得很開心, 然後大便!!? 哈哈哈~~台灣葉鼻蝠眼睛下面那幾片其實是鼻子, 特化過變成為片狀, 也是他名字的由來, 嘴巴在更下面的位置~~~一隻蟬不到1分鐘就吃完然後高歌離席了, 我本來還想他會不來咬我讓我變成吸血鬼的說~~
台灣葉鼻蝠為台灣產翼手目中最大型的食蟲蝙蝠,體型僅次於食果性之台灣狐蝠,前臂長8.6~10.3公分,頭體長9~10.5公分,尾長約5.5~6公分,體重46~70公克。成蝠毛色為黃棕色或棕色,未成年之幼蝠則接近黑色。蝙蝠的前肢與掌指骨均特化伸長,連接皮膜形成雙翼;前肢僅拇指有爪,後肢具五趾均有爪。耳寬大,末端尖,基部具迎珠;鼻部特化呈葉狀,分成上、中、下鼻葉,上鼻葉呈橫列之三結狀突起,上具前額囊,雌雄均有,以雄蝠較發達而明顯,下鼻葉兩側各有三個側鼻葉。雌雄個體於恥丘上端均有假乳頭,又以生殖期之母蝠最明顯,可供幼蝠攀附用~(介紹資料來自台灣生命大百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