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之前也看過, 不過這傢伙不太好拍, 跑得比想像快~~哈哈~~然後大家可能不太熟這個長相有點怪的蟲蟲, 成蟲一定曉得的~~就是螢火蟲啦~~陸生螢火蟲的幼蟲就是長這樣~~, 這隻應該是山窗螢的幼蟲,是9月活躍的螢火蟲種類~~螢火蟲的幼蟲是肉食性的, 菜單大多是蝸牛和蛞蝓, 所以蝸牛喜歡的潮濕雨夜它們也會出現~~
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
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
可愛的斑頭雁_Anser indicus (稀有過境/迷鳥)
最近秋過境期間, 台灣飛來了一隻斑頭雁, 這鳥上次來台灣是2021年了, 算是偏離飛行路線的迷鳥, 所以趁著還在跟眾多鳥友一樣跑去苗栗欣賞一下它的丰采, 畢竟沒看過都覺得很新鮮~~它就在稻田裡面一直吃, 可能要補充飛行的能量~~天氣很好沒有遮蔽物~~一直等不到飛行版哈哈我已經快曬出培根味~~要在人體自燃前逃離現場了~~就拍美美的藝術照就好~~
斑頭雁(學名:Anser indicus),又名白頭雁、黑紋頭雁,是雁鴨科雁屬的鳥類,屬於全面遷徙的候鳥,夏季在亞洲中東部繁殖,入冬則飛越喜馬拉雅山脈,遷抵南亞、緬甸與中國華南,途中飛經的海拔高度可達8800公尺,在鳥類中名列前茅。另外,現今在英國與日德蘭半島南部亦有人為引入的族群,此地的斑頭雁則不進行遷徙。斑頭雁是一種高原鳥類,生活在高原濕地湖泊亦見於耕地,遷徙和繁殖時結成小群,在遷徙過程中會飛越珠峰,為此它可以承受僅有海平面上30%的氧氣濃度,這主要是因為與其他鳥類相比,他們體內的红血球與氧結合的速度要快。據研究,他們的血紅蛋白的 α {\displaystyle \alpha }亞基發生變異,導致他們的血紅蛋白可以迅速地與氧結合,這是對高原生活地一種適應。(維基百科)
赤尾鮐 vs 梭德氏赤蛙_A Taiwan bamboo vipe eating the auter's Brown Frog
話說上次上山找些神奇的生物, 然後想拍的一隻都沒出現, 還好最後給我一個安慰獎, 在某初看到了一隻赤尾鮐正在吃一隻梭德氏赤蛙的畫面, 赤蛙吸飽了器撐開自己, 想讓赤尾不容易吞嚥, 但是看得出赤尾的毒液已經產生作用, 赤蛙已經麻痺無法動作了, 被吃掉是遲早的事情~~可能是發現我在這裡, 赤尾慢慢地後退將獵物帶離這邊~~想說不要打擾他進食, 就拍了幾張照片後退場~~ 留下它們在黑暗中繼續發展~~
2025年9月21日 星期日
杉樹上理毛的鵂鶹_aenioptynx brodiei
我發現鵂鶹只要不急著找吃的, 又待得夠高夠遠, 就完全不在乎下面是不是有怪叔叔在看他耶, 一個枝上站了兩個小時~~然後正面站站背面站站, 理毛扭扭, 玩他的小手手......
鵂鶹是台灣特有亞種鳥類,長15公分左右的小型褐色貓頭鷹;棲於海拔1000~2600公尺間之濃密森林中~冬季降遷至山谷或低處。有紅褐色和灰色型,但兩者都是上面深色下面白色,腹部有長而明顯的條紋。常在白天發出嘟嘟的鳴唱聲~~。以昆蟲和小鳥為主食~~
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
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
感覺奇特的黃足馬利蛛 Mallinella fulvipes (Ono & Tanikawa, 1990)
陽明山區域發現的, 顏色非常飽和的一隻蜘蛛, 不過沒拍幾張他就跑掉了, 比對資料可能是稀有的黃足馬利蛛, 不過關於此蛛的資料幾乎找不到~~先放上來看看也許以後會有更多的資料~或是有同好會知道~哈哈~~當然可能是搞錯,不過 GOOGLE 智慧鏡頭也沒有找到匹配的就是了
黃足馬利蛛 Mallinella fulvipes (擬平腹蛛科) 雌蛛體長5-6mm,頭胸部黑色,背方隆突,周邊弧圓,眼8枚長在前緣,前後分2列,上下列間距窄,圍成嘴型狀,兩列端部的眼不相連,腹背卵型,背中央有4對淡褐色的八字紋,外觀近似下謝名氏馬利蛛 ,但本種腹部的黃斑位置與型態不同。(資料來自嘎網)
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
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
秋過境鳥赤腹鷹_Accipiter soloensis (過境鳥/保育類)
上周末去樹林拍赤腹鷹,. 不過運氣不好, 鳥都站在100多公尺遠的枝頭上, 就算拍到也沒什麼細節, 要找時間再來補考了, 哭哭~~
赤腹鷹體長25至30cm。頭部及背面為藍灰色或灰色。蠟膜橙黃色,雄鳥眼暗紅近黑色,雌鳥眼黃色。喉白,無喉線。胸部橙色,但色澤深淺與範圍大小會隨個體與年齡而異,赤腹鷹屬於完全遷移性,自東北亞、華中及華南遷徙至東南亞度冬。赤腹鷹在臺灣為普遍的過境鳥。每年秋季有多達數萬至十餘萬隻過境墾丁南下南洋群島,是所有過境臺灣的猛禽中數量最龐大的。遷移時可形成數百隻至上千隻的群集,飛行方式活潑,經常忽高忽低變換隊形。晴天時鷹群可盤旋至極高的天空,肉眼難見。經常隨著積雲前進,有時整群飛入積雲中。(介紹資料來自農業知識入口網)
2025年9月14日 星期日
雨天出巡的泰雅鈍頭蛇_ Pareas atayal(台灣特有種)
新北山區拍到的,這天剛下雨蠻潮濕的,步道頭尾個有一條泰雅鈍頭蛇出來閑晃,這隻就在一叢蕨類植物下面緩慢的移動著,呆呆的模樣非常可愛,而且真的是出名的很乖乖~~是吃蝸牛蛞蝓的無毒蛇~~
泰雅鈍頭蛇分布於雪山山脈、中央山脈以北與臺中、苗栗等中低海拔山區,是繼臺灣鈍頭蛇與駒井氏鈍頭蛇之後,所發現的第三種臺灣特有種鈍頭蛇。而由於該蛇的棲息地範圍,與泰雅族的傳統領域多所重疊,因此以泰雅(Atayal)為學名的一部分(介紹資料來自維基百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