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日去拍鳥, 沒拍到想拍的幾種, 倒是白鶺鴒一直在旁邊閒晃, 剛好有一隻正在吃午餐, 只見這隻白鶺鴒抓了一隻椿象, 不過非常小心的不停地敲他, 把椿象腳都打斷了 還頭首分離了才開始吃他, 可能是椿象很有可能會分泌些討鳥厭惡的化學物質, 像之前拍過的灰斑鶲就吞不下去最後只能吐掉~~不過這隻白鶺鴒小心處理之後倒是吞了下去~~呵呵~~吃得開心最重要~~
白鶺鴒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(M.a.leucopsis)及普遍的冬候鳥(M.a.lugens、M.a.ocularis)。通常見於平原的濕地及低海拔的水域,包括農耕地、河床、池塘、堤岸、住家、道路等環境。頗能適應人類以及都市環境,台灣許多城市皆有白鶺鴒夜間群棲在鬧區樹上的的報導(e.g.,曹美華、余素芳1992)。多在地表活動,也會停棲在樹上或電線上。在地上奔走動作快速,常伴隨著點頭的動作。尾羽經常上下擺動,在短飛或奔走後停立時,尾羽上下擺動幅度一般比較大。飛行時翅膀時張時合,造成大波浪狀的飛行路線,且經常伴隨「唧、唧唧、唧唧⋯」的叫聲。晚上在樹上棲宿。(介紹資料來自農業知識入口網)



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